会员登陆|会员注册│联系我们|广告服务│帮助中心


客服热线:
0577-88843585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助推电镀行业整治入园工作
- 分类:信息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6-28 13:57
- 访问量: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助推电镀行业整治入园工作(摘要)
——董方钰会长在全市工商领域行业协会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
(2011年4月22日)
今年3月28日,在协会举行的例行年会上,对“十一五”时期的协会工作与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协会发展的主要经验:坚持规范建设、经营协会、中介服务和创新发展。行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强化整治入园,转型发展,把解决企业“低、小、散”问题作为主要矛盾来抓,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聚提升和全市电镀基地化生产的发展方向。下面对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和助推电镀整治提升工作等两个问题分别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第一、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主要概括为:规范建设、经营协会、中介服务和创新发展四句话。
一是规范建设。协会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有关要求,遵循《温州市工商领域行业协会工作评价标准》包括规范化建设与业务活动等基本标准,结合行业实际,较好地推进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在落实协会规范化建设方面,协会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对照总结,较好地承担“自律、维权、组展、交流、服务、协调、管理”的职能。多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两次被评为全市15个通过行业协会工作评价的规范化建设先进行业协会之一。当然,与其他先进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是经营协会。经营协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象企业一样去搞生产经营,而是按照协会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着力提高协会软实力。要根据行业协会特点,一方面协会要按照“规矩”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尽力做好规矩方圆。要规划协会的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建立与落实议事规则和会议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和协会自身能力建设,善于处理协会日常有关工作。另一方面,要搞好增收节支工作。组织合理合法收入,支撑协会正常运转。协会每两年组织一次展会,共举办六届温州国际表面处理展,不但为推销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服务,还为协会增加了一定活动经费。《温州电镀》期刊坚持以刊养刊,还通过介绍推广新产品的收入,反哺协会一定资金。《温州电镀环球网》,作为协会信息服务平台实际使用效率与影响,在全国同行中处于前列。与我市同档次协会比较,工作人员少、工效高,都有大专及以上文化,采用“AB”角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实效,三人承担起五人的工作量。
三是中介服务。做好中介服务工作是协会工作的主要职责。协会在“十一五”时期,电镀行业作为配套基础性产业,协会自行组织制定《温州市电镀行业转型升级行动规划》,虽说没有政府直接参与指导制定,通过专家评审通过的其他支柱行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那么规范具体,且重要的适合行业的实际,有利于企业转型发展,起到一定的参照与引导作用。
协会应政府或企业要求,组织多项专题调查,其调研的成果直接服务或受益于企业。应环保部门要求,开展对《进一步做好电镀污泥的收集处置和监管工作》调查,对每年产出约4万吨电镀污泥的收集处置、打包转运、集中进行产业化无害化处理等提出具体的建议,助力环保部门和有关企业对电镀污泥等“三废”处理的监管力度,规范了污泥治理的正常秩序。全市电镀企业每年用于电镀剧毒化学品——氰化物2000吨左右,还有约4万个空桶及大量被遗弃空桶的回收工作,存在危险隐患相当严重。协会应安监局要求,完成对《氰化物管理使用基本情况分析及氰化物原料空桶回收处理的调研报告》,报政府部门决策参考,供企业和相关经销单位参照。协会多次组织对电镀基地建设的调查,开展建言献策活动。象类拟的专项调研活动每年都能进行若干次。
在承接政府授权委托或部分职能转移工作方面,如清洁生产审核的一些前期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化学品购置审核、参与环保管理,电镀基地建设前期的选址落地、规划建设、参与环评和人事局授权职称评审工作等都能较好地完成。通过组织三次电镀职称评审,全行业具有174名中级职称,30多名初级职称通过任职资格审批,实现历史性突破,改变了仅有5名电镀工程师的历史。同时,协会还服务企业、服务会员,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中做了大量较有成效工作。
第二、协助推进电镀整治提升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电镀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是认真落实省政府“811”严管区污染整治的五年,是助力产业集聚与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五年。五年来,行业协会在参与配合、协调助推电镀整治提升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配合搞好污染整治。为落实省、市政府“811”严管区污染整治工作,协会协调全市八家电镀行业协会,全力参与“打非”整治、严管入园,并提出了八条整治污染、五条节能减排和有关电镀基地建设的建议与措施。组织力量举报督查偷漏排等违反行为,参与鹿城后京电镀基地总投资1700万元重金属防治与COD氨氮总磷等达标升级改造工程项目。组织贯彻落实市环保局关于《行业协会参与环保管理试点实施方案》规定的有关工作。
二是助推电镀基地建设。电镀基地建设是电镀整治入园、产业集聚提升的最根本措施。“十一五”时期投入资金25亿元资金,已建成鹿城后京、瓯海郭溪、龙湾蓝田与海城电镀基地三个,包括今年底将要建成365亩的瑞安电镀基地的“三区一市”电镀基地,全市已完成电镀基地建设面积约1160亩,占完成计划要求的50%。乐清市500亩用地的电镀基地已开建,建成后将是规模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全国示范电镀工业园区。平阳县230亩电镀基地用地已选址落地,上半年进场建设,苍南、永嘉县等地的电镀基地建设正抓紧规划或选址落实,下半年开建。到2012年全市建成八处共2200亩左右占地面积的标准厂房电镀基地,止2012年前后,全市700家左右电镀企业全部入驻到电镀基地生产,实行集中生产,统一管理,集中排污,实现了产业集聚提升和全市电镀基地化生产的要求。
三是加快整合提升步伐。协会引导企业落实科学发展,实践转型发展,全市走电镀基地化生产,注重电镀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五年来,协会助力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取缔非法无证小电镀800多家,通过“打非”整治、严管入园,重组兼并和电镀资源整合优化,已基本上淘汰落后产能1万升及以下的小电镀企业300多家,2万升左右小型企业从原有的占比重70%,下降到现在的40%左右。电镀企业总户数从2005年的1500多家削减到目前的701家,削减比率超过50%,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电镀“低、小、散”状况和小电镀星罗棋布的混乱局面。通过“打非”汰劣,扶强扶优,在“十一五”时期,电镀每年递增7%左右,2010年实现加工产值50多亿元。
四是重视技进步工作。协会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充实内涵,控制总量,深入治理,推进品牌建设。五年来投入技改资金包括标准厂房、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25亿元。加快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电镀整体科技实力逐步提升,自动线、半自动生产线从不到10%增加到40%以上。协会充分利用人才工作站服务平台,通过技能培训和职称评审,企业的技术熟练工占全部生产职工比率达50%以上,行业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从5名,增加到174名。参加科普活动达4000多人次,参加省内外各类技术合作交流2000多人次,组织各类技术业务培训3000多人次。
五是组织编制布局规划。根据市政府要求,在市经贸委行业处指导与支持下,协会坚持“行业发展,规划先行”。于2005年12月完成编制《温州市电镀总体布局及发展规划(2006年——2015年)》,走在全国电镀业前例。“十一五”时期的电镀发展实践证明,“布局规划”其基本原则及采取的措施基本上都是可行的,对于指导电镀行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导向引领作用,受到了市政府有关部门采纳与大力支持。根据《温州市电镀总体布局及发展规划》,加快我市电镀行业规范发展,市政府有关部门相当重视,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安监局关于印发《温州市促进电镀行业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温经贸行业[2006]220号)》的通知。“通知”规定,电镀业规范发展要实行总量控制原则、相对集中原则、科技创新原则、清洁生产原则,采取电镀基地的发展模式,规范电镀业发展。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电镀基地建设原则上相关的县(市、区)设1个定点基地,个别重点县(市、区)根据需要可增设1个定点基地。正因为有政府部门给力助推和市经贸委等六部门的文件指导,才有目前电镀基地建设和电镀业规范发展的好局面,加快了推进电镀整治入园工作。
加强协会自身能力建设
进一步发挥好协会中介服务作用
4月22日,在全市工商领域行业协会商会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副市长孟建新出席会议作重要讲话,市经贸委主任余中平作工作报告。并对16个2010年度行业协会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还安排了市包装联合会和市电镀行业协会两个单位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董方钰会长在会上作“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助推电镀行业整治入园工作”的发言。讲话分两部分:第一、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第二、协助推进电镀整治提升。讲话全文已在本期刊上摘登,就不再赘述。
会上,市经贸委领导在工作报告中多次对协会工作给予鼓励与肯定。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报告”中讲到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显身手方面,阐述了部分协会还自己制定了转型升级方案,如电镀协会制定实施了《温州市电镀行业转型升级行动规划》;第二点是在加强行业自律、抵制不正当竞争方面,电镀协会发起《关于建立价格适度浮动机制,进一步规范电镀生产市场秩序的倡议〉》;第三点,在助推节能减排方面,电镀协会协助政府做好小电镀整治和电镀基地建设工作。余中平主任在会上的工作报告十分全面深刻,协会一定会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
回顾协会进入21世纪来,协会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探索中善总结、在改革中谋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崭新变化与进步,业内有目共睹。董方钰会长在会上发言中,对协会自身建设工作做出三点概括总结:这就是经营协会、规范建设、中介服务和创新发展。实践证明,这办会经验是有效实在的。同时还强调协会要按“规矩”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尽力做好规矩方圆。要保持协会常新,就要规范协会“游戏规则”,要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障,要切忌“穿新鞋走老路”,扎实地按照余中平主任讲话的要求和行业协会规范化建设的各项规定,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协会治理结构,进一步做好协会的规范建设、经营协会、中介服务和包容创新发展。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克服已呈现出的种种危机迹象,共同维持协会可持续发展。(晓文)
通知公告
协会刊物